近年来,双辽市那木乡那木村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发动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创建活动以服务各族群众为出发点,以各族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推进那木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
营造浓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
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广泛宣传。创新宣传方式,积极采取走访交流、座谈讨论、宣讲辅导、典型示范和革命传统教育,广泛宣传民族政策和相关知识,营造关心、参与、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动;完善文化宣传平台建设。那木村创办农家书屋,藏书超过1000册,修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室,制定村规民约,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民族舞比赛、象棋等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深入交融。
推进特色产业与民族团结“互进共融”
那木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特色产业发展促民族团结。积极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利用光伏分红为百姓带来受益红利,已建设光伏扶贫电站1个;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那木乡草莓大棚项目。采取“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集中土地流转种植草莓,建造草莓大棚种植基地,总投资3541.53万元,截至目前17栋高标准温室草莓大棚基础、道路、沟渠、电力配套均已完成,项目投产后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辐射带动那木村及周边7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
努力让文明理念浸润人心
那木村充分保障村民“主人翁”意识和权利,建立“一约四会”,完善村规民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做到村民对重大事务提前参与、事中介入、事后评议,保障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完善村规民约。结合本村民俗,依据法律法规修订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体现民情民意,增强村民认同感。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杜绝流水席、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乡风文明等内容纳入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村民自治提供制度保障。今年通过道德银行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美丽庭院”、“干净人家”代表10户人家进行了积分兑换表彰,在村民中引起了热烈反响,通过表彰先进,为广大村民树立了先进榜样,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行基层治理灵活多样的工作机制,创新“网格服务”“党员入户”等乡村治理举措,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今后工作中,那木村将紧密围绕乡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政策宣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初审:陈 宇
副审:张 卓
终审:郑建纯
四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主办
吉ICP备11005874号-1 网站标识码 2203000043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市府路59号 站点地图
邮政编码:136000 电话:0434-326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