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建强民族团结基层组织
新兴村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60公顷、林地350公顷、草原850公顷,以种植玉米和养殖牛羊为主,总人口1998人,其中蒙古族30人、满族2人,双辽白鹤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新兴村。新兴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担当使命,着力构建“能人治村”格局。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各民族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努力建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结构合理深受各民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使之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骨干力量。强核心,充分发挥村级领导班子战斗力。村委会发挥“领头雁”的示范作用,凝心聚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学习,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村委会成员通过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两掺”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凝心铸魂确保领导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讲团结,把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战略性政治任务来抓,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实现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目标。
广泛宣教 拓宽民族融合发展平台
新兴村始终把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少数民族民生改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利用各种形式向群众普及民族知识,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利用传统节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帮助各民族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并为各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多项服务;利用文化宣传栏,宣传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和民族政策,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宣传,开展广场舞、秧歌等文艺比赛,组织群众到村图书室阅读民族、法制等书籍,通过村委会大喇叭不定期宣传,通过党员远程教育设备、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播放教育片,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做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的中国特色新型农民。“作为一名蒙古族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在做好民族融合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发挥自己的民族特色,经常性自发开展民族歌舞等活动,展示我们的特色民族文化。”蒙古族农民代表说。
双融双促 产业带动助力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兴村积极推进“党务业务双融合、党建业务双促进”,着力建设代表民族群众意愿、服务民族群众需要、带领民族群众致富的基层党组织,创新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村党支部领办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各民族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推进基层党组织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主心骨。合作社采取开放制度,所有村民自愿参加,助力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发动脱贫户、少数民族群众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对全村街道和村村通道路进行全天候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既增加了就业岗位,又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益。近两年,共种植路边花卉24000多米,修建路边排水沟共11200米、涵管10处,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如今生活标的越来越好了,空闲时间也多了,村里经常组织我们跳跳广场舞、扭扭秧歌,弘扬民族文化,还教育我们注重民族团结,与各民族一起勤劳致富、共同奋斗发展。”农民代表王先生说。
新兴村支持村民返乡创业,帮助领办代办双辽市慧德牧业公司在新兴村落地达效,该公司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4000余万元,现存栏牛50余头、羊2000余只,带动种植户、养殖户百余户、守家在地就业30余人。该公司积极响应“秸秆变肉”工程,采用“公司+农户+托管+技术”的新模式,增强了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殖能力,推动产业项目走上融合发展,带动了全村各族群众共同发家致富,促进了民族的和谐、团结与稳定。“干了几年牛羊养殖,生活富裕起来了,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感谢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我对养殖业的未来信心十足。”养殖户代表说。
【政策宣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四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主办
吉ICP备11005874号-1 网站标识码 2203000043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市府路59号 站点地图
邮政编码:136000 电话:0434-326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