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四平民族

四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   2023-11-07 16:06   来源:
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升工程为契机 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近年来,四平市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施创建提升工程为契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教育实践、宣传培训,全方位打造民族团结元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一、红石榴广场宣传教育和学习实践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立足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平名片,先后投入资金45.5万元,建设了红石榴广场,并持续打造提升,建设了民族文化长廊、民族体育活动区和入党宣誓牌等,2023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四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教育内容和“学习强国”四平学习平台“镜观四平”栏目,四平市电视台专门制作“镜观四平·红石榴广场”专题宣教片进行宣传教育,建成以来累计接待各类学习培训活动160余场,受教育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3万余人。

  二、红石榴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研究制定“红石榴”家园评定验收标准,指导县(市)区推进“红石榴家园”建设,打造品牌效应,切实发挥红石榴家园的实践基地、示范基地、教育宣传基地的作用。目前各县(市)区共投入资金48余万元,建设红石榴家园9个,建设面积8600余平方米,覆盖全市6个县(市)区,辐射街道、社区、村屯、学校、党群服务站等各个层级、多个点位。同时注重方式和思维创新,并将众多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其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政策法规宣传等民族工作相整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各族群众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往交流交融。伊通县福庆社区服务大厅红石榴家园向便民惠民拓展,铁西区以“红石榴家园”为圆心,打造民族特色线路项目,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对全市9个红石榴家园进行考核和命名挂牌公示,进一步拓展红石榴广场和红石榴家园宣传体验功能,推进红石榴家园建设不断提档升级,成效明显。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获得多项成果。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7+N进”活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创新活动载体相融合,依托街道、社区和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区),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向基层拓展,融入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地方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打好民族工作“融合牌”。2023年组织开展了四平市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命名挂牌活动,优中选优命名26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单位被评为吉林省“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二是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升工程。重点支持培育了伊通县满族中心小学和铁西区桥西社区,加快项目推进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桥西社区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增强四个共同,增进五个认同,立足现有条件,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社区相关制度,完善社区民族工作服务站相关工作,谋划建设红石榴家园,设计打造社区民族团结小广场,并通过设立政策宣传区、文体活动小舞台、百姓“说事”点等,将民族政策宣传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潜移默化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伊通县满族中心小学校针对民族学校特点,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升国旗、课间活动、课堂教育和思政课当中,并依托学生社团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对外学习交流等活动,自筹资金谋划设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使各族学生感受中华民族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的同时,自觉增强自豪感幸福感,做到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举办“四平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发布会。共发布“四平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10名,提名奖5名,向全社会宣传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营造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浓厚氛围,群众反响强烈,得到了国家民委潘岳主任的充分肯定。

  四、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氛围浓厚。一是组织开展四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将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向广大市民群众传播,激发全市民族工作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和认识,加深对党的民族政策的理解与把握,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二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9月份先后在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叶赫村和铁西区平西乡东八大村开展“民族情·三下乡”活动——“送法律、送健康、送文化”。举办了文艺演出、法律知识讲座、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国家民族政策宣讲等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市民委网站、四平民族宗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开设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栏和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栏,并在四平日报刊发专版1期,在民族宗教系统内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故事和精神谱系红石榴大讲堂,从多角度、多维度和多层次宣传民族政策,加深各民族往交流交融。三是组织编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玉文化系列宣传简册。以促进各民族往交流交融为主题,投入资金5万余元,深入挖掘、搜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民族大融合时期的相关文献及历朝历代玉器文化资料,并进行整理、提炼,编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玉文化系列宣传简册(一套5册),从中华玉文化与民族整合的视角,系统阐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玉器及其特征,使大家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认同。四是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场宣传演出。采取地域民族特色文化二人转的艺术形式,原创了一台“乡音曲韵民族情 石榴花开秀英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场节目,其中,《中华民族一家亲》《君子兰飘香》《民族大联欢》《致富有方》《盛世欢歌》一大批原创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特别是二人转《君子兰飘香》,带领观众一起走进吉林省民族特色村寨——伊通县建国村,书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篇章,引发了群众一致共鸣,在10月19日,在四平会堂举行了首场演出,现场掌声不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1月份将在各县(市)区进行巡演,进一步营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浓厚氛围,通过典型的人物刻画和精彩的演艺,使广大干部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自觉增强“五个认同”,树立“四个共同”理念,汇聚各民族强大正能量,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提要档升级。

  下一步,市民委将在省民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群众像石榴籽儿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