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当前,民族地区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具体表现为:软件环境亟待改善,硬件设施尚不完备,融入途径相对有限,区域壁垒仍然存在。推动民族地区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以制度环境“软联通”为支撑,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依托,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打造畅通的市场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2024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提供了制度保障。多地采取措施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并予以清理废除。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简单的全国范围交易场所,还包含制度规则、功能结构和配置协调的要求,不仅需要打通基础设施“硬边界”,还要破除体制机制“软约束”。民族地区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查补自身的短板弱项,增强对要素的吸引力,提升竞争力。要通过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机统一,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消除对接全国市场的制度性障碍,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挥综保区、边合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的先行先试作用,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优化产业结构整体布局,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不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但由于融入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深,平衡市场供求的能力不足。加速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整体布局,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一是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引导清洁能源稳步融入智能能源网,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