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市委、市政府和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现将我委(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强化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2024年,市民委(宗教局)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我市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民委(宗教局)主要领导始终坚持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规划,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做好年度述法,分管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抓好各科室法治建设各项任务,细化到人。
二是落实考核制度。加强机关民族宗教干部自身建设,提高能力素质,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测试及年终述职,有力提升机关干部法制化水平。
三是开展法治教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民族宗教干部培训重点内容,制定本部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个性清单》,机关干部原原本本学《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持续开展学法教育,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吉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等民族宗教方面法规和政策,《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机关干部法治意识,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规范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要求,坚持召开委(局)党组会议、主任(局长)办公会议研究讨论重大决策事项。
二是健全完善机关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市民委(宗教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等机关内部运行管理制度,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规范运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审批。持续改进政务服务,严格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将办理民族变更审批时间由原来的5天压缩至3天,并及时更新“一次性告知单”和办事服务指南,切实提升机关办件效率,全年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共40件。
四是持续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吉林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四平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审查程序,规范审查流程及格式文本。做好规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工作。
五是严格规范民族宗教领域行政执法。严格按照行政执法“四张流程图”、行政执法“四张清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行政执法全流程合法合规,公正公开。目前我委(局)具有执法资格人员13人,组织全委执法人员参加了网络执法培训,均通过考试,有效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和素质。
六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共有行政执法事项23项,涉事项目已建立台账。行政许可项目已进入吉林省行政许可事项管理系统。同时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根据工作职责,全面梳理双随机检查任务,2024年共制定“双随机、一公开”计划5项,均已完成。
(三)广泛开展宣传,注重宣法实效
市民委(宗教局)通过法制宣传日、宣传周、纪念日、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采取拉横幅、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依托“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普法宣传。4月10日,市民委(宗教局)组织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各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200余人在四平红石榴广场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集中宣传活动,广场上悬挂宣传条幅,竖立宣传栏,现场为各族群众发放宣传单。4月11日在叶赫满族镇集市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人员聚集地区悬挂宣传条幅,为群众发放宣传单,普及《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等。
二是深入社区到朝鲜族老年协会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群众发放《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宣传折页,帮助广大居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保障自身权益。
三是结合“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广泛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分别通过线上线下培训,面向全市宗教工作干部及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讲,不断提升宗教教职人员法治意识,进一步强化了宗教工作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法治素养,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涉及宗教政策法规的知晓率。
四是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议。9月5日,市民委(宗教局)面向全体机关干部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议,市民委(宗教局)主任(局长)王菲主持宣讲,会议详细解读了二十届三中全会主体精神及民族宗教领域最新政策,为我市下一步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依据。
五是结合“民族团结宣传进步月”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政策宣传系列活动。9月为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9月26日市民委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主题开放日活动,活动期间向各族群众发放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单和系列宣传品,增进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9月29日下午,市民委(宗教局)在四平市铁西区九间房村开展了以“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凝聚砥砺奋进新力量”为主题的“民族情·三下乡”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通过送文化下乡,送法律下乡,极大提高了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
六是开展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10月13日至15日,依托四平市委党校开展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此次培训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紧密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期间邀请四平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苑海森为全体机关干部、县(区)民宗局工作人员及民族宗教界代表讲解加强民族宗教领域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市民委(宗教局)宗教科科长张卓为宗教工作人员及宗教场所负责人详细解读宗教常用法律法规重点内容。
七是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在机关内部开展宪法学习培训,同时依托宗教活动场所LED屏悬挂宪法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开展宪法宣传。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民族宗教工作力量有待增强。部分民族宗教工作执法人员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是法治宣传教育的系统性不强,形式手段单一,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2024年,市民委(宗教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一把手亲自督促抓落实,切实做到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二是严格依法决策。严格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确保重大决策合法合规。三是深化法治教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切实营造学法用法氛围。
四、下一步安排
2025年,四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持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进一步悟思想、强业务、提能力、出成效、树形象,实现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整体水平新跃升。
一是抓好依法行政意识提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确保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宗教工作在基层有人抓。积极组织开展执法队伍行政执法培训,使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自觉性。
二是强化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加强民族宗教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通过法律法规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加强法律法规的普及范围。结合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日,大力开展系列培训和普法活动,提高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和民族宗教界学习民族宗教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的依法履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政策法规宣讲,持续提升民族宗教领域依法治理能力。
四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
2025年2月28日
初审:时阿灵
复审:田昊鑫
终审:郑建纯
四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主办 (建议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吉ICP备11005874号-1 网站标识码 2203000043 吉公网安备 22030202000168号
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市府路59号 站点地图 邮政编码:136000 电话:0434-3266485